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教工党支部赴安康开展实践教育学习

作者:陈悦、晏瑜斌、范宁娟/文,赵选弟/图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

4月19-20日,生命学院教工生技党支部、教工行政党支部与教工实验党支部联合赴安康市开展实践教育学习,围绕“产学研融合探索”“乡村振兴实践”和“红色精神传承”三大主题,先后走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蒋家坪凤凰茶山园区及牛蹄岭战斗遗址,深入感悟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及革命精神的力量。

深刻体会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示范站在校政企的共同帮助下,始终秉持高效率、高质量建设运转,2021年7月挂牌成立,2022年8月我们已正式驻站!”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首席教授董娟娥与站长周自云为支部党员详细讲解了该站的建站历程、研究方向、育人模式以及科研成果。展示了示范站师生聚焦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展五味子、杜仲等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规范化生产、质量控制及溯源体系构建等研究,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教工生技党支部书记刘杰感慨道,示范站从挂牌到正式运营仅用13个月,让大家领略到了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的“加速度”。这是生命学院的第一个示范站,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高校科研力量+企业市场渠道”已形成了“产政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不仅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更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可持续动力,是学院从基础学科迈向成果转化的重要起步!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与科研工作者,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从“论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技术思维”转向“生态思维”,落实“田间课堂+产业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努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示范站园区合影.jpg

现场体悟生态文明绿色实践

走进平利县蒋家坪村凤凰茶山,支部党员实地感受“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生动案例。“蒋家坪村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在茶产业链上增收。5年来,蒋家坪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依托‘高山富硒’优势,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发展’,已成功带动106户贫困户脱贫!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茶旅融合,打造出绿色发展新路径!”老党员声情并茂地讲解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支部党员深受感染,纷纷表示,蒋家坪“组织链+产业链+价值链”筑牢发展根基、夯实经济基础、激活创新动能的“三链融合”模式构建了“特色产业筑基、多元业态增值、利益共享固本”的生态圈,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协同发展。实践教育让大家切实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作为农林高校工作者,更应该不忘强农兴农使命、践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思想!

茶园与老党员合影.jpg

深刻领悟爱国主义初心教育

牛蹄岭战役是解放安康的关键一役,1259名烈士长眠于此。纪念碑高19米,象征参战的第19军,碑基直径11.27米寓意安康解放日11月27日,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牛蹄岭战斗遗址,支部党员通过瞻仰纪念碑、参观陈列馆,重温解放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1949年7月,解放军第19军55师、57师在此经历19次阵地争夺、英勇奋战,取得了胜利,为解放陕南及进军大西南奠定基础。通过现场学习,支部党员在“身临其境”中深刻体悟革命先烈的战斗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提振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参观牛蹄岭战斗遗址.jpg

此次联合实践学习,通过实地调研与红色教育,深化了党员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红色精神传承的理解。教工党支部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实践,助力学科建设与乡村振兴,同时赓续红色基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贡献“西农生命”力量。

编辑:陈   悦

审核:贾一波